中文|ENGLISH
  

 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简报

 
 

 

2006 年 9 月 20 日  第 41 期

缅 怀 斯 诺 的 旅 行

  由埃德加·斯诺纪念基金会主席加里·佩特蒂和副主席南希·威尔逊(中文名魏念希)率领的斯诺访华团十人,于 8 月 30 日至 9 月 18 日访问了陕西、内蒙、山东和香港后回国。这个团中大部份人曾来华多次,他们这次来华的主要任务是向黄华名誉会长颁发“斯诺友好大使”奖牌和了解改变斯诺一生的内蒙和陕北之行。

  9 月 1 日,在对外友协友谊厅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加里·佩特蒂代表斯诺纪念基金会和该会名誉会长戴蒙德大夫,将“斯诺友好大使”奖牌送交黄华名誉会长。他说:“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 57 周
年,不管以什么标准,中国是世界上一个“崭新的”古老国家。像任何幼小的事物一样,她经历过“成长中的痛苦”。今年十月,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和美国埃德加·斯诺纪念基金会将在密苏里州堪萨斯城举行 2006 年埃德加·斯诺研讨会,庆祝中国经过努力崛起而成为“当今”世界的领袖。今晚我们在这里聚会是表彰黄华大使阁下的领导才能,他的领导集中体现在跨越政治界限的友谊与合作精神。从“三 S 研究
会”(埃德加·斯诺、艾格妮丝·史沫特莱和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到现在的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黄华在国际范围内促进友谊、合作、相互了解方面,一直是不屈不挠的倡导者。埃德加·斯诺纪念基金会和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紧密的合作是黄华大使的国际高瞻远瞩的典范。我作为埃德加·斯诺纪念基金会的主席,很荣幸向黄华阁下送上埃德加·斯诺 2006 年友好大使奖,公认他在促进我们两个大国之间的友好交往方面孜孜不倦的指引。黄华大使的高瞻远瞩仍然是我们持续和改进中美团结的灯塔。请接受象征埃德加·斯诺纪念基金会全体成员感激之心的这块奖牌。”

  接着,佩蒂特主席在会上宣读了戴蒙德大夫给黄老的祝贺信,并亲手将信送交黄老。信中说:“我本来应该亲自将奖牌送交您的,但已经有年轻的使者一一埃德加·斯诺纪念基金会主席加里·佩蒂特给您送上奖牌和带去这封信,我只是唱唱边角戏罢了。玛丽·克拉克·戴蒙德建立了斯诺纪念基金会,其宗旨是促进中美人民间的友谊。但是只有一个世界公民,他终生在找寻保持这一交往的途径。您就是这个人。自从您在大学学习时,认识斯诺,与斯诺一起工作,到“美军观察组”岁月,您当大使的年代,做了中国外交的领头人,您以自己深邃的眼光和睿智的观察,使中美交往的渠道始终畅通无阻。斯诺纪念基金会和支持它的堪萨斯城密苏里州大学为表示感谢,曾授予您荣誉学位。您的两个儿子曾是这所学校的学生。我特向您表示热烈的祝贺,我非常珍视我们的友谊,原谅我不会说中国话,但我还是要用中文说,您真是我的老朋友。”黄老在会上致答词,他讲述了他与斯诺在燕京大学的结识和交往,自己寻找革命的道路,跟斯诺一起去当年的红都保安,中国人民对斯诺的了解和怀念。他特别回忆了斯诺、马海德和他的六支手相隔 36 年两次( 1936 年在保安和 1972 年在日内瓦)握在一起的生动情景。他最后说:“埃德加·斯诺是美国人民的伟大而杰出的儿子,他是中国人民最忠实的朋友。斯诺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吴蔚然、凌青名誉副会长、金永健会长、梅平副会长等出席了仪式,美国斯诺纪念基金会访华团成员也出席了仪式。

  佩蒂特主席和魏念希副主席在京期间,由苏菲同志陪同,去八宝山革命公墓凭吊了马海德墓、斯特朗墓、史沫特莱墓和爱泼斯坦墓,并在他们墓前献上鲜花。

  访问团在西安参观了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的海伦·斯诺陈列室,在管理人员的带领下,看了过去斯
诺、海伦、史沫特莱和邓颖超路过西安时曾住过的小屋。在延安参观了杨家岭、枣园、大会堂和国际和平医院旧址,还兴致勃勃地两次去看了在延安中学内的“美军观察组”旧址和图片陈列。访问团驱车三个多小时,到志丹县(原保安)去访问,在保安革命旧址纪念馆受到馆长白保荣和书记曹东昌的热情接待,纪念馆正在进行大修缮,但馆长还是带引他们看了图片陈列室和 1936 年斯诺和马海德来时住过的“外
办”招待所窑洞,还介绍 1970 年斯诺最后一次访华, 9 月 22 日黄华同志陪斯诺回到这里来,他们两人在窑洞前拍照留念,这张照片就陈列在纪念馆。大家参观了从前毛主席住的窑洞, 1936 年 8 月,毛主席就是在这个窑洞里接待斯诺,也就是在这窑洞门口,斯诺让毛主席带上缀有红星的八角帽,拍下那张著名的照片。斯诺本来在北京时就相约黄华一道去陕北为他做翻译,黄华为此放弃了即将获得燕京大学毕业文凭的机会,但一路周折,还是没有赶上斯诺和马海德到达保安对毛主席的采访。斯诺到保安后,连续十多个日夜与毛主席畅谈,有时通宵达旦,由吴亮平和陆定一做翻译。后来黄华赶到保安,斯诺要求黄华帮助对一些重大的政策问题和人名、地名进行查询订正。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与政策的那篇谈话,毛主席要求黄华先译成中文,送他修改,黄华就这样英译中、中译英,经过多次折腾,最后退还斯
诺。 1938 年,《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这一不朽的著作就在英国和中国出版了。访问团认为他们能够到这里来看看,是一个极难得的机会,争着在这窑洞前摄影留念。

  巍巍宝塔山,悠悠延河水,访问团对延安和志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来自斯诺家乡的人,特别是斯诺纪念基金会的成员,带着特殊的感情,认为这是一次非常特殊而难忘的经历。

  在内蒙古,他们首先到了呼和浩特,这是 1985 年“中国三 S 研究会”为纪念斯诺 80 诞辰开会的地方。因为这是斯诺觉醒的地方,所以选择了在这里开会。他们都知道,使斯诺震惊的是他在萨拉齐的所见所闻。他在《复始之旅》中有过详细的描写。受灾荒和受压迫的老百姓的惨状,令人触目惊心。今天访华团乘大巴去萨拉齐,沿宽阔的马路奔驶,眼前是绿树成荫,庄稼満园,一种叫満开飞的五彩缤纷的小
花,开放在道路的两旁,显得格外美丽,已不是七、八十年前斯诺和马海德一路徒步跋涉见到的“赤地千里,毛骨悚然”的死亡地带了。萨拉齐现在已是一座新兴的城市。斯诺研究学者罗伯特·法恩斯沃思 1985 年访问内蒙,感触至深,他写道: ” 埃德加·斯诺是当地人民的一个部份,他们的庄重和亲切使我肃然起敬。 ”

  今天萨拉齐一般人都知道有个美国朋友叫斯诺。为怀念这位国际友人, 1992 年内蒙自治区土默特右旗人民政府在萨拉齐的小游园建立起一座斯诺半身雕像,访华团在当地人带领下,很容易地在小游园中找到了这座斯诺雕像。汉白玉的雕像在园中被成荫的绿树包围,形成一个非常幽静的环境。雕像座子正面雕刻着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布赫题的“觉醒点”三个大字,副题是“缅怀斯诺先生”。背面是 1992 年 6 月吐默特右旗人民政府立碑时的记录:“民国 18 年( 1929 ),正当萨拉齐地区遭受天灾人禍空前困难的时候, 23 岁的美国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到这里来访,亲自目睹并多次报道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惨景,一切生长中的东西,好像给新爆发的火山灰一扫而光一样,许多街道的两旁挤满了快要饿死的男女老幼和不少除了緾腰布以外一丝不挂的身体,有力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成为他“一生中的醒觉点”!此后他便深入中国的各个阶层,结识了宋庆龄、鲁迅等进步人士,考察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撰写了《西行漫记》和许多反映中国革命的文章,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而真挚的朋友。”雕像的另一面是黄华副委员长对斯诺的介绍,写着:“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两个不同的时代:一个是 1929 年埃德加·斯诺来访问的时候的时代,一个是今天洛伊斯·斯诺重访萨拉齐的时代。这是一个完全崭新的时代!我们高兴地看到萨拉齐的变化,也很高兴地把萨拉齐的情况,通过来访的朋友们、外宾们,把这个变化和 1929 年不同的情况,报道给外国的一切关心中国人民命运的朋友们。”一面是斯诺《复始之旅》中一段话:“我来到戈壁滩南面炎热的火城萨拉齐。在中国西北的这个地方,我目睹了成千上万儿童死于饥荒,那场饥荒最终夺去了五百多万人的生命。这是我一生中的一个醒觉点。”访华团成员对雕像肃然起敬,环绕周围仔细观看,有的用身边的纸将石碑上一些乱涂乱画轻轻擦去。乱涂乱画本来是不文明行为,但发现有一条写着“莫愁前途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折射出中国一般老百姓对斯诺的了解和怀念。外宾听了翻译后,都把它记了下来。唯独这一条没有被擦去。

  周围的人看到了这是专程来访问萨拉齐的斯诺纪念基金会代表团,大家都很热心,帮助找寻他们要看的地方。萨拉齐第一中学的美术老师潘军和他的夫人孟莉就是两位热心人,牵着他们的孩子为访华团引
路,指领到当年斯诺书中记述的一些地方。现在这些地方都已不存在了,但老一点的人还记忆犹新,那里是卖妻鬻子的“人市”,那里曾是“华洋义赈会”施舍发放稀粥的棚子,那里是灭虱站,那里是埋葬死人的万人坑, …….. 。原来的医院也迁到新址,建起了新楼,现在叫土右旗旗医院。访华团到了医院,因为是周末假日,只见到值班的云德胜大夫,他是皮肤性病科主治医师,他帮助打了许多电话,终于找到了医院的老院长刘国俊,现已退休,住在包头市。第二天访华团专程前往包头市,见到了刘国俊大夫。他 1985 年接待过黄华和洛伊斯·斯诺。他将珍藏的四卷集《斯诺文集》和许多资料拿出来展示,讲述他对洛伊斯的印象,聘请洛伊斯为名誉院长的过程,并请大家给洛伊斯捎个信息,希望她再能到萨拉齐来访问,一定会很热情地接待她。刘国俊将几十张接待黄华和洛伊丝的黑白照片送给佩特蒂主席。他表示带回去给斯诺图书馆收藏。

  在内蒙访问期间,访问团到了内蒙大草原,体会了住蒙古包的乐趣。他们想当年斯诺住过这样的蒙古包,当然不会是这么干净整洁,他们也到牧民家去喝奶茶,品尝奶制品,吃烤全羊。请了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徐英教授来介绍内蒙历史和民族团结政策。访华团到鄂尔多斯看了成吉斯汗陵墓。

  访华团在山东曲阜参观了孔林、孔府、孔庙。了解了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请了曲阜师范大学蔡世连、康长福两位教授讲述孔子的哲学和斯诺新闻写作和报告文学的启示,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
论,认为,今天不实事求是的、但占主导地位的新闻媒体,垄断舆论宣传,使人们很难认识真相,社会太需要斯诺那样的眼见为实、说真话的记者了。访华团游览了泰山和济南。最后访华团购买了曲阜著名书法家、孔子 75 代孙子孔祥启的书法“厚德载物”横幅,这是斯诺曾教过书、黄华曾当过学生的燕京大学的校训,大家在上面用毛笔签名,让陪同带回北京送给黄老。

  在京期间,访问团听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我会理事张小鼎同志对斯诺作品在中国的

  传播和在国外的影响的简要介绍;原中国三 S 研究会秘书长刘力群同志介绍了 1985 年在呼和浩特举行纪念斯诺 80 周年诞辰学术讨论会情况。

 

 

 

 

2006 11 4 日  42

  第十二届埃德加·斯诺研讨会于 10 月 18 日和 19 日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举行,接着 10 月 22 日和 23 日在南卡罗来纳州的格林维尔和哥伦比亚举行了纪念伊文思·卡尔逊诞辰 110 周年的活动。两个活动紧密连在一起,日程紧凑,便于我代表团前往参加。我会派出以副会长梅平为首的代表团前往出席,成员有副会长陈秀霞、顾品锷、舒暲等。这次派团赴美得到各方面的支持,特别我会主管外交部,给予了大力支持,还派出江承宗大使和二秘林航参加。美方特邀了我国前国家进出口银行总裁、外经贸副部长佟志广赴堪萨斯城参加活动,我会还请了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錦诗、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蒋澄宇教授专程去堪萨斯城参加研讨会。

  本次斯诺研讨会主要由四个专题进行。首先是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五年及未来中美贸易的机遇和挑战》为主题的圆桌会议。这场活动在堪萨斯城密苏里州大学表演艺术中心举行,约 200 人出席,斯诺纪念基金会董事林亚波律师作介绍后,由 1972 年曾随尼克松总统访华的CBS前新闻制作人丹·拉瑟尔主持。颇有新闻采访经验的拉瑟尔以机敏灵活的方式提出问题,几位主要发言人以答辩的形式,阐述自己的观点。主要发言人是前中国进出口银行总裁、外经贸副部长佟志广、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秘书长江承宗大使和 VISA 国际公司副主席威廉·里徳。会场很活跃,问答相间,有针鋒相对的驳辩,有不同观点的交鋒,也有实事求是的解释和更加说明问题的补充。听众也有提问的。讨论会形式新颖,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令人耳目一新。会议使大家了解了中国入世五年来的历程,中美之间贸易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双方再做努力之处。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群众性研讨会。

  第二个项目是在洲际旅馆宴会大厅举行的晚宴,约 400 人参加。也是由丹·拉瑟尔主持,周文重大使在宴会上发表了《促进中美伙伴关系》的主旨讲话。他回顾了近几年来中美高层次的交往,说明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在不断改善和发展。事实再次证明,中美双方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应该而且能够通过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中美关系,符合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促进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的重要因素。中美双方应进一步加强对话,增进互信,发展合作,努力把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推向更高的水平。在国际问题上,中美作为两个大国,有责任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他特别指出,发展中美关系最大的障碍仍然是台湾问题,妥善处理台湾问题,仍然是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鍵。希望美方信守布什总统多次重申的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反对“台独”的承诺,理解和支持中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所做的一切努力,不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中国的主权和内政得到尊重,中美关系是会有很大改进的,这也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宴会上穿插了堪萨斯城密苏里州大学音乐学院学生的文艺表演。

  第三个项目是在医学院举行的全球生物技术的发展报告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蒋澄宇教授讲非典在中国发病的原因及对其控制,非典的冠状病毒是如何导致严重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分子致病机
理。斯托威尔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林衡博士讲述了研究人类基因和干细胞对治疗癌症方面的应用,指望在 15 年到 20 年时间就能出现药物治疗目前威胁人类最严重的癌症和心脏病等疾病。密苏里州堪萨斯城大学医学院邓洪文博士讲述了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机理及如何防治。

  第四个项目是在尼尔逊-阿蒂金斯艺术博物馆举行报告会,由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錦诗讲述丝绸之路上的珍宝∶宝藏欧亚文化的敦煌石窟。樊錦诗用幻灯片配合作了详细地介绍。大约 150 多人到会听讲,会后马上有人提出明年要参加斯诺旅游团去参观莫高窟及丝绸之路旅行,樊院长立即表示将热情接待。

  配合研讨会,斯诺纪念基金会在大学的表演艺术中心组织了一场音乐舞蹈表演,由堪萨斯城华人音乐艺术团、乐乐合唱团、武术团、张丽舞校等参加表演。中国旅美画家在大厅展销他们的作品,收入部份捐献给斯诺纪念基金会。

  斯诺纪念基金会特别安排了一次早餐会,由加利·佩特蒂主席与我们对如何进一步发展基金会与友研会之间的关系交换了意见。双方认为,今后有必要开拓视野,扩大范围,协助组织两国中小企业、教育等领堿的合作,使两会之间的联系更加有实际内容,丰富多彩。

  在堪萨斯城,代表团还出席了扶轮社举行的早餐招待会,梅平大使在会上做了中美贸易情况的演讲。斯诺纪念基金会副主席约翰·菲律普斯合伙管理的美国百利维律师事务所专门为代表团举行了的招待酒
会。代表团还参观了在密苏里州的杜鲁门图书馆。

 

 

  为纪念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海军准将伊文思·卡尔逊诞辰 110 周年,应南卡罗来纳州格林维尔的福曼大学、哥伦比亚的南卡大学及卡尔逊家属的邀请,代表团到两所大学进行访问。

  在格林维尔的福曼大学,代理校长汤姆·卡泽博士举行宴会欢迎代表团, 100 多人出席。梅平团长在会上做了中美关系的报告,并回答了与会者的提问。代表团还与亚洲研究学院的师生见面,分别向他们介绍了中国情况、中国妇女现状等。游览了当地名胜“烟囱岩”公园,出席了卡尔逊的孙女凯伦·洛文的家庭宴会。

  到南卡出席纪念卡尔逊活动的还有福州大学外语学院的吴松江院长, 1937 年陪同卡尔逊到敌后根据地考察的周立波的孙女周仰之、汪洋的孙子汪沄及吕正操将军的孙子吕珂。“卡尔逊中国之友社”主席、高龄的格罗斯曼大夫也从俄勒冈的波特兰赶来参加纪念活动。

  在南卡大学托马斯·庫珀图书馆、亚洲研究中心和卡尔逊家属联合举行的纪念卡尔逊将军诞辰 110 周年的研讨会上,梅平大便讲述了中国人民始终不忘记这位老朋友, 1996 年我们在北京举行过卡尔逊诞辰百周年纪念大会,我国的报刊杂志上不断发表关于纪念卡尔逊的文章。梅平回忆卡尔逊将军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为促进中美友谊做出的贡献,赞扬他的正直为人,抛弃个人利益,坚持真理,为正义的事业献
身。我们纪念这位伟人,因为他在中美友谊的历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他特别介绍,这次来这里参加纪念活动的还有卡尔逊当年在中国的几位老朋友的后代,这说明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驻美使馆参赞周永明在会上宣读了周文重大使的贺信。南卡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帕特里克·梅尼教授讲了卡尔逊与罗斯福总统的特殊关系,她说他们的共同点是“重视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中国和对中国人民的尊重”。她讲了卡尔逊到中国八路军领导下的农民游击队活动的敌后根据地考察,行程 2000 多英里,学了中国的游击战略战术,二战中成功地利用中国的游击战术和“工合”的口号,组织美国海军突击队,在南太平洋痛击了日本侵略
者。南卡罗来纳州波弗特海军陆战队指挥官罗伯特·拉纳姆上校在会上说:“直到今天,卡尔逊留下的战略战术还在起作用,他不屈不挠的精神仍鼓舞着我们的战士们。”卡尔逊的孙女凯伦·洛文也在会上讲了她祖父的事迹,表示要继承她祖父的事业,为美、中人民间的友谊做出贡献。

  配合纪念活动,南卡大学托马斯·庫珀图书馆举办了卡尔逊文物展,展出了卡尔逊家属提供的许多卡尔逊当年访问中国的照片,有我国抗日战争中许多军政将领的照片,有毛主席亲笔题字送卡尔逊的照片及书信原件,还有许多未发表过的信函、手稿、文件,卡尔逊遺留下来的用品、文物等,均很珍贵。

  在哥伦比亚,南卡大学教务长马克·贝克尔设宴款待代表团,约 200 人出席。南卡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还举行了一次座谈会,江承宗同志在会上介绍了中美贸易情况并解答了提问。

  在南卡中部地区国际贸易协会举行的酒会上,我代表团有机会与当地数十位学术界和经贸界人士见面交谈。

  最后一天在哥伦比亚,卡尔逊儿媳珍妮·卡尔逊举行家庭宴会,欢宴这次去南卡出席活动的中国朋
友,成为这次纪念活动的高潮,气氛热情、亲切友好。

  这次美国之行,友研会得了各方面的支持,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与美国人接触面广,巩固了老关系,开辟了新渠道,扩大了民间交往,增进了互相了解,特别是在美国中部和东部与中国接触比较少的地区,我们交了许多朋友,大家期待着我们做更多工作。

 

2006 年 11 月 25 日 第 43 期

-------------------------------------------------------------------------------------

中日关系研讨会在天津召开

  由我会与天津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日本日中友好 99 人委员会等中日民间友好团体共同主办的第三次中日关系研讨会,于 11 月 15 日— 17 日期间在天津召开。

  一、 研讨会圆满成功,增进了相互理解和共识

  11 月 16 日,由我会牵头,与天津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日本日中友好 99 人委员会等共同主办,在天津体育宾馆召开了第三次中日关系研讨会。会议规模较大,出席人员近百人;层次较高,双方出席者很多都是著名专家学者和友好人士。

  中方出席会议的主要有:友人研究会会长金永健、副会长(前驻日大使)杨振亚、中日友协副会长王效贤、前驻大阪总领事刘智刚、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蒋立峰、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副主任张云方、天津市对外友协副会长赵燕南、南开大学教授杨栋梁、天津外语学院院长修刚、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协副会长陈一心等。除友人研究会领导和人员外,还有中央编译局、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外交学会、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国际旅行社、天津市外办和友协、天津社科院、亚洲未来研究会、香港中洋集团公司等,共有近 20 个单位的专家学者和代表。

  日方出席会议的有:日中友好 99 人委员会代表秋冈家荣、岩手县大学校长(前驻联合国大使)谷口诚、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依田 憙 家、森 武,伊藤忠商事理事石田护、爱知县日中友协副会长伊藤般展、神奈川县日中友协副会长南村志郎,以及三田满、北原千鸟等 14 位代表,前社民党党首土井多贺子的秘书五岛昌子、米山登等 29 位老朋友和青年列席了会议。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加强中日民间友好交流,促进两国关系健康发展。会议共分为促进中日政治关系的健康和稳定发展、推动中日在东亚地区及双边经济合作、加强中日民间友好和文化交流等三个专题。大家就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会者态度坦诚,发言积极踊跃。

  金永健会长和赵燕南副会长在开幕式讲话中,都强调了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对中日关系政策;并强调增进相互了解、信赖和传统友谊,发展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

  大家在会议中,尽管在如何认识相互政治关系、经济合作和推动民间友好等方面,还有些不同意见和看法,但就改善中日关系、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加强互利合作,以及发展和深化民间友好等若干重大问题上,均看法趋同,有着广泛的共识。

  与会者均积极评价中日首脑会晤,充分肯定中日首脑会晤所取得的积极成果,以及两国关系所呈现出的积极倾向和势头,认为这说明两国各界和民众高度重视和期望两国关系的改善与发展。

  大家还强调,政治关系是推动经济合作的重要保障。相互要进一步密切在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合作,重视共同的战略利益,实现互利双赢。日方专家谷口诚等指出,东亚国家应共同努力,维护本地区的共同利益,建立东亚共同体,促进东亚经济合作一体化。他还指出,在建立东亚共同体问题上,很大程度上取决中日两国。

  中日双方都指出,近些年来,由于受到政治关系的影响,两国国民感情和相互信赖程度确实受到影
响。并强调要高度重视加强民间友好的重要性,大力开展民间与文化等友好交流。伊藤般展等一些老朋友和中方在发言中,还回忆了双方多年来所开展的民间友好活动,内容生动、感人。从中反映出中日友好来之不易,同时相互友好感情依旧十分深厚。

  关于今后中日关系的发展,相互也进行了探讨。一些日本老朋友对日本今后政治走向亦不无担心,认为虽然安倍在对华问题上采取了积极姿态,使中日关系出现转机,但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仍旧采取模糊做法,并极力推动修宪、加强军事和日美军事同盟,存在危险性。照此发展下去,仍势必仍会影响到今后的中日关系。

  杨振亚大使在代表中日双方的总结报告中指出:“使中日关系能摆脱过去的阴影,向更高的层次发
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他强调,今后应该继续坚持《中日联合声明》等三个政治文件的原
则,正确对待历史;从共同的战略利益出发,把握中日关系的大方向,实现互利双赢;进一步加强民间友好交流,不断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

  二、       活动丰富多彩,增进和密切了民间友好

  会前的 11 月 15 日晚,中日双方还在下榻的饭店举办了“中日友好马林巴演奏会”。由日本著名马林巴团体北星会会长北原千鸟和天津音乐学院徐令晋教授组织,由日本代表团中的几位年轻朋友和天津的中小学生同台演奏了马林巴。出席观看的除了中日与会者外,还有许多天津的大、中、小学生。一首首动听、优美的乐曲,令全场人员动情不已,异常兴奋。深具魅力的艺术交流饱涵中日文化的神韵,使全场洋溢着一片热烈、友好的气氛。

  演奏结束后,由青年学生向北原千鸟和徐令晋教授献上鲜花。金永健会长、杨振亚大使、王效贤副会长和秋冈家荣、谷口诚大使等走上前台,热烈祝贺演奏成功,并鼓励中日青少年继续努力继承中日友好事业。

  会后,由天津市对外友协安排,天津市前副市长、人大常委副主任王述祖等,会见中日方与会代表,并举办盛大宴会,宴请了中日方与会人员和全体日本朋友。王述祖副主任在会见中,介绍了天津的发展和与日本经济合作情况,着重谈了中日搞好政治关系、加强经济合作与民间友好的重要性,强调中日经济合作互利、双赢。日方反映很好。宴会气氛热烈友好,令日方深为感动。

  会后,中日方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天津开发区、丰田汽车等中日合资企业。过去到过天津的日本朋友都深为感叹,没想到滨海地区变化如此之大,过去的盐碱地变成了发达的现代化的工业区。天津开发区主任会见了中日方人员,向大家介绍了开发区的情况,回答了日本朋友提出的各类问题。会见后,开发区主任和其他领导宴请了中日方参观人员。

  三、 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开展对日民间友好工作

  与会日本朋友和中方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是三次研讨会中开得最成功、效果最好的一次。不仅会议的题目切合实际,内容充实,而且结合各个专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增进了相互了解和理解。大家感到很有收获。

  大家并反映,这次会议组织周到,活动内容丰富。既有深入的会议研讨,又有文化和友好交流,也进行了参观活动,使双方进行了全面的交流。他们对我会和天津方面的周到安排、热情招待深表感谢,特别是对天津市对外友协的热情好客深为感动。

  这次会议之所以召开得很成功,首先是由于会议开得及时。正是在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晋三访华、实现中日首脑会晤之后、中日关系出现转机和改善之际,如何进一步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正是大家所关注的问题。因而,会议的召开引起各方的关注和重视。

  我会领导十分重视这次会议,杨振亚副会长直接抓会议的筹备工作。我会和日方在会前进行了大半年的认真准备,进行了精心组织和周到安排。从参会人员到会议文件、发言稿,都逐一落实,严格把关,并尽力节俭办会,保证万无一失。

  会议得到与会中方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有的在日本、法国开会后紧急赶回参加会议,有的从上海、日本、香港特地赶来与会。多位专家学者在百忙之中,加班加点撰写稿件。陈惠娟等几位老同志积极配合,翻译、审定稿件。

  会议特别是得到天津市政府、外办和对外友协等有关部门的各级领导、工作人员的全力支持和各种大力协助。从外办主任到几位副主任和友协的副会长,都亲自抓会议和接待的准备工作。常务副会长赵燕南亲自直接参与会议。这就为会议的圆满召开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会议对增进中日双方相互了解和进一步改善相互关系,具有积极的影响。通过这样的研讨会和友好交流,对加强与日本进行民间交往、深入地做日本民间工作、恢复和加深民间友好感情和相互信赖,实行“以民促官”,都具有实际效果。

  通过多年交往,特别是通过这次研讨会,可见日中友好 99 人委员会的老朋友们依旧在为推动两国民间友好发挥积极作用。同时,通过他们做日本民间工作,开展友好交流,仍是一条重要渠道。双方商定,今后继续密切相互合作,加强相互友好交流。双方并商定,将于 2008 年在名古屋继续召开第四次中日关系研讨会。

 

2006 12 20 日  44

  1.10 月 9 日,基辛格访华,他到我会名誉会长黄华家里拜访,会见时双方回顾了中美关系的历程,进行了友好的交谈。何理良、凌青、过家鼎、林戊荪和资中云等同志会见时在座。黑格将军父子 10 月私人访华,亦于 20 日到家里看望过黄华同志。

  2.我会顾问高梁同志因病于 9 月 16 日在北京逝世,享年 82 岁。自我会 1991 年成立到 2001
年,高梁同志一直担任我会常务副会长,主持日常工作。为联系国际友人,开展对外交流,编辑出版“国际友人丛书”(中、英文版)做出重要贡献。在他逝世后,黄华、何理良、凌青、张联同志及我会其他领导、顾问、理事向王冶同志和他的家属表示深切的慰问。

  3.10 月 16 日至 21 日,我会派代表团出席在美国堪萨斯城举行的第 11 届埃德加·斯诺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为“促进 21 世纪的中美伙伴关系” 。副会长梅平为团长,团员有陈秀霞、顾品锷、舒暲等同志组成代表团参加会议。此次研讨会专门请了周文重大使到会发表《促进中美伙伴关系》的主旨演讲。另外请了前中国进出口银行总裁、外经贸部副部长佟志广和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秘书长江承宗大使出席圆桌会议, CBS 前新闻制作人丹 ? 拉瑟尔主持,会议主题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五年及未来中美贸易的机遇和挑战” ;请了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介绍丝绸之路上的珍宝敦煌石窟;请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蒋澄宇教授讲非典在中国发病的原因及对其控制。此次研讨会开得非常成功。(详情请看第 42 期简报)

  4.10 月 21 日至 26 日,我会代表团到南卡罗来纳参加了南卡大学托马斯·库珀图书馆和卡尔逊家属联合举行的纪念美国海軍准将伊文思·卡尔逊诞辰 110 周年纪念活动。托马斯·库珀图书馆专门举办了卡尔逊文物展。卡尔逊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抗日战争期间曾到我八路军和游击队控制的敌后根据地进行考察,为促进美中友好与合作进行过不懈的努力。以梅平为首的我代表团还与格林威尔的福曼大学亚洲研究学院、哥伦比亚的南卡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的师生进行座谈,与南卡各界人士进行了接触。参加纪念活动的还有福州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吴松江教授和几位卡尔逊的老朋友和陪同他到敌后根据地考察的老同志的后裔。(详见简报第 42 期)

  5.11 月 12 日,梅平、顾品锷副会长和江承宗同志会见南卡罗来纳州北部地区工商联盟访华团,并同他们共进晚餐。双方对协助、加强两国中、小企业联系进行了探讨。

  6.11 月 15 日至 17 日,由我会、天津市对外友协和日中友好 99 人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 3 届中日关系研讨会在天津举行。此次研讨会主题是“加强中日民间友好交流,促进两国关系健康发展” 。在开幕式上,我会会长金永健致开幕词,副会长杨振亚和日中友好 99 人委员会代表秋冈家荣主持会议。约 100 人出席了研讨会,日方专程来了 33 人。在两天的会上,我会常务理事、前驻日本大阪总领事刘智刚代表我会做了题为“推动日中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的报告 。高海宽副秘书长发表了“继续深化和发展中日民间友好”的讲话,(详见简报第 43 期)

  7.11 月 16 日,江承宗大使和副会长舒暲会见并宴请堪萨斯城“中国响导公司”总裁韦志杰( Jeffrey M. Willis )。他曾是美国驻华商务外交官,离职后为促进美中贸易努力,现在中国武汉设有公司办事处。

  8.11 月 19 日,汪大钧、顾品锷副会长和高振东秘书长会见并宴请加中友协(渥太华)会长吴灿坚,双方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9.12 月 5 日至 8 日,我会与山西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主办、北京中外民间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承办的“山西省国际书画艺术展览会”在山西省太原举行。钱永年顾问等同志应邀出席开幕式。参加这次画展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 100 多位画家,他们中既有著名的书画家,也有年轻的后起之秀。

  10.我会与美国埃德加·斯诺纪念基金会共同安排的第 19 位斯诺访问教授、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徐昌俊于今年 2006 年 4 月 8 日至 5 月 9 日赴美国堪萨斯城密苏里州大学讲学。他在大学音乐学院开了大师班课,并举行了他的作品音乐会。他还到密苏里州一中学与青年学生进行了交流。

 


 


   
版权所有copyright(c)china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 联系我们
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技术支持

环贸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建网软件支持